打工仔式的研究生是被人不齿的,学生不喜欢,用人单位也不喜欢招这类研究生。我毕业找工作时,就有企业招聘人员看了我简历后当面对我说,“你这样的不能叫研究生,只能算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”。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,对于我来说,打工仔研究生改变了我学习的轨迹。
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51959.html
10月29至11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“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”展览会,我10月27号就到了上海,会见了一位一年前就有联系但从未谋面的张先生,在上海一家酒店里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。张先生是40后,文革在一农场劳动了10年,30岁才上大学,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做教师,8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,同年到德国亚深工业大学做博士后,出站后在德国一家企业工作至退休。我们聊了好几个话题,有一个话题值得一说,用张先生的话说:“我铭记巴克教授对我的教诲:要注重实际,到实际中去。这教诲改变了我专业学习的轨迹,让我终身受益,对此我一直怀着深深的谢意”。(巴克教授是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的导师)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51959.html
张先生博士后快出站时巴克教授问他去向如何,张先生说:“肯定回学校去教书”,巴克教授说:“在亚深工大,工程专业的毕业生,不管是硕士,博士还是博士后,都不能直接留校,必须到产业界去工作,至少干五年才有机会申请教授职位”。后来有一德国企业到亚深工大招聘,巴克教授推荐张先生去,张先生去了。到了实际工作才发现,之前以能讲一些道理,能写出公式为自豪,事实远非那么简单,原先做教师时觉得没水平,毫不关心的问题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是不可忽视的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51959.html
我的经历与张先生的经历是有点相似的,我曾经以自己比其他同学多读了几本书,知道一点“前沿技术”沾沾自喜。真正到导师公司里搞设计才发现,车间工人都比我强,不得不到车间从车、铣、刨、磨学起。研究生阶段经常挨骂(导师骂,工人师傅骂),幸好是学校,不会扣工资,不会被解聘,要是在工厂就麻烦了。本科搞课程设计标注公差是从手册上抄来的,后来经过亲手装配才知道各类配合公差的松紧程度,松紧程度是一种感觉,语言是很难表达出来的,看书是意会不到的。现在许多企业抱怨中国本科生,研究生适应工作周期长,上手慢,我本人招聘新人也有这种体会,这情况值得教育界检讨。现在许多导师还以培养“研究型人才”为自豪,事实上,“研究型人才”与工艺实践并不矛盾,一段工业实践对科研非常有利,国内教授群体缺乏的就是这个,研究不是解决实际问题,而是从文献中来到文献中去。随着近年产学研的兴起,企业界对教授群体评价越来越低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51959.html
若你是一个打工仔研究生,不要觉得一文不值,不要抱怨,不要过于羡慕那些“学术型”的研究生,请抓住对你有利的因素,扬长避短。打工仔研究生晚上、周末一定要抽时间学习理论知识。不过,有些老板导师对学生要求有些过分,这一点要遭到谴责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51959.html 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519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