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纠正坏习惯:依赖别人的习惯

很文博客hinwi.com 家庭教育评论451字数 2702阅读模式
广告也精彩

珍妮和韦伯非常喜欢社交聚会。没有孩子之前,他们的生活自由自在、充满激情。可是现在,他们的生活规律和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了,因为2岁的女儿伊丽莎白越来越多地纠缠着他们。

今天,应朋友的邀请,他们决定再去体验一次久违多年的攀岩,自从有了孩子之后,他们己经拒绝了很多次朋友的邀请,疏远了“年轻”的冲动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但是,伊丽莎白一看见爸爸妈妈正在准备出门的用品,就开始叫喊:“我也要去!”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两人一边忙着整理需要带上的物品,一边劝说女儿:“爸爸妈妈今天要去爬山,你去太危险,还是在家里和阿姨一起玩吧。听话!”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可是伊丽莎白并不满意他们的解释,也许她根本没听爸爸妈妈的解释,因为她并不在乎出去干什么,依旧执着地拽着两人的夹克衫不松手:“别走!别离开!带上我!”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妈妈放下手里的活,蹲下来想说服伊丽莎白,她很爱伊丽莎白,也很有耐心:“别这祥,宝贝,我们爱你。我们以后还会经常外出。我们外出的时候,你就跟阿姨在一起,不会有事的。”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“不!我要跟你们一起去!”伊丽莎白声嘶力竭地叫喊,几乎要哭出来了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妈妈叹了口气,似乎每次出门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这样一趟折腾,她的攀岩兴致已经消失了一半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46642.html

“赶快!没有时间了。”丈夫提起旅行袋,先妻子一步迈出了大门。看来,说服伊丽莎白是没有希望了。妈妈强行挣脱了伊丽莎白的小手,一狠心“嘭”地一声关上门,与此同时,她听到身后传来伊丽莎白“哇”的一声大哭,那哭声充满恐惧、无助和委屈。

这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烦人却也感人的一幕。

婴儿和他的第一照料者——通常是母亲——之间的依恋可以回溯到孩子只有7~9个月大的时候。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,如果把他们和母亲分开,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分离焦虑。这种母婴依恋可以给孩子安全感。我们常常看到,会爬的孩子因为对周围的东西太好奇了,所以他们经常爬离母亲去探索。但是因为有母婴依恋,因为母亲是他们的安全堡垒,所以他们在探索过程中,经常会回头看一下母亲,确保母亲还在那儿。如果母亲还在那儿,孩子就会感觉很安全,就会继续探索。

母亲的行为对建立安全的母婴依恋很重要。一个母亲如果对孩子的需要很敏感,对孩子的要求做出适当的反应,这样的抚养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。而从小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比较容易被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品格。

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,他们不需借助这样那样的依赖就能形成自己的意向,做出自己的决定。自我实现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履行自己的动机和纪律,正如一句格言所说:“伟大的人们立定志向来满足他们自己,而不是满足别人。”

调查表明:缺乏独立性使少年儿童成为“长不大的一代”。

从孩子降生开始,父母们就渴望孩子快快长大,长成一个独立的人。但是,当孩子悄然长大,当您以为孩子已经可以脱离父母的怀抱独立生活时,或许您会惊讶地发现,孩子竟然还有那么强的依赖性。

少年儿童大多具有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。依赖他人的习惯表现为害怕自己拿主意、总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、不会正确评价自己、对别人依从等。

一个女孩子说:“我讨厌自己的性格!大概是小时候被宠惯了吧,现在,尽管我已经16岁了,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找个伴。上下学要和别人一起走,买东西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,做作业也总想问问别人,有人陪心里才踏实。有时候,明知他人错了,我也只会随声附和,就怕一语失和,好友从此离我而去。”

喜欢依赖他人的行为一旦形成,就很容易导致依赖型人格的形成。依赖型人格对个人的成长、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,会使个体难以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,自身潜能更难以得到拓展。

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对依赖性人格进行研究,并将其特征归结为下面几点:

——做事情犹豫不决,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和保证之前,难以对日常事务做出决策;

——对生活或事业感到无助,经常让别人帮助自己做出重要决定;

——即使知道别人错了,也经常随声附和;

——缺乏独立性,很难自己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;

——过度容忍,为了讨好别人而经常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;

——害怕孤独,不喜欢一个人呆着;

——当某种亲密的关系中止时,会感到无助或崩溃,特别害怕失去朋友或者失恋;

——经常害怕被人遗弃或冷落;

——被批评或没有得到表扬的时候,内心感到受伤害。

美国心理学家们认为,具备上述特征中的五项,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。

心理学家们认为,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。个体在幼年时期,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,因此,在儿童的印象中,保护他、养育他、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,他必须依赖他们,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。

但是,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如果父母对孩子依然过分溺爱,鼓励子女依赖父母,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,久而久之,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,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,缺乏自信心,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,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、接纳各项任务、工作的责任,从而形成依赖型人格。

对于如何改变孩子的“依恋心理”,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处理的技巧。

1.高度重视并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。从解决“依恋问题”开始,保证他们成人后能够拥有健全的自我独立精神。这是明智的父母应该养成的一种教育习惯。

2.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一定要注意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些概念:你是一个独立的人,你的生活把握在自己手中;父母也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,而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完成;父母不是万能的,有些时候,父母甚至根本帮不上忙。

3.对孩子进行“挫折”教育。有依赖心理的孩子,多数都没遇到过“挫折”。由于大人的包办,凡事都是顺利的,因此给孩子适当的“挫折”教育很有必要。如在与亲人聚会时,带上孩子,搞些有奖竞赛的活动,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。也可以选孩子的弱项来举行活动,让其失败,从中进行教育,让他们在挫折中提高认识,认清依赖性的危害。

4.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。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空间,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自由发挥。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,家长可利用这一点,经常鼓励孩子:别人能做的事,你也能做。以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。

家长不必替孩子们包办一切,该放手的就放手,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。对于那些娇宠惯了的孩子,开始也许还不太习惯,做事会丢三落四,没有章法,家长可别急,千万不要替孩子们去做,而应该教他怎样做,需要注意什么事项,孩子一有进步,就应及时表扬“你真行”、“我们的孩子真能干”,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动手的乐趣,体会到成功的喜悦。

5.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。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,有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。如带孩子参加节假日旅游、游园、球赛、文艺汇演、有奖竞猜等活动,或带孩子到花鸟市场走走,到商场转转,到图书馆看看,到少年宫、科技馆瞧瞧,让孩子从中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。

工具:作品在线观看

女优:最新作品观看

中文:国语在线观看

weinxin
我的微信
扫一扫更精彩
大家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!!!
 
广告也精彩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