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文弼(1893~1966)字仲良,湖北汉川人,考古学家,西北史地学家,曾任教北京大学。
“新月东升,水光交映,岸上苇穗如白烟,湖中小船灯光闪耀若明星……”关于贝加尔湖的这段美丽文字,并不是出自某一篇游记,而是出自黄文弼的科学考察日记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这些“用蓝黑墨水书写的小五号字”,写在各种式样的小本子上,装满大半个木箱。因为行色匆促,它们有的在零下10多摄氏度迎着风沙骑在骆驼背上写成,有的“在荒原的月光下”完成,以至字迹潦草,不易辨认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1927年,中外科学家共同组成“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”,奔赴甘肃、新疆进行考察,黄文弼是中方唯一的考古学家。日记记录,出发时,“同人皆鼓掌相送”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这场被近代科学史认为“无论怎么评价其作用都不为过”的考察,过程坎坷,条件恶劣。南方人黄文弼因为身子弱,入秋就早早披上了皮衣。而3年后,当刚过30岁的黄文弼带着满满八大箱珍贵文物回到北京时,一口牙齿几乎全部掉光。尽管如此,翻阅他的考察日记,除了“备历艰辛”这样一些简单概括,很难看到稍许详细的描写。这与同事、晚辈口中倔强好胜的评价,十分吻合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这股好胜和倔劲儿在科学考察中留下不少记录。在科学考察途中,这个年轻人“将古代中国的文献装成6个木箱随身携带”,而瑞典团长斯文·赫定则干脆叮嘱他的同事们,不要把悬赏奖励的机制告诉他,否则他“一定会在新疆发现一座古城”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他虽然从不关心政治,但是一遇到有关中国主权的问题,立即严正地对外国人表达意见,甚至不惜面红耳赤。因此,他的外国队友既佩服他的博学,又对他的脾气有些忌惮,对他的看法“总是敌人的味道多了一点”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不过日记也保留了这个倔强得有些顽固的人内心的情趣。他花大量笔墨记录途中的趣事。队友丁仲良在拜城时,每到无聊,就去店家看鸽子,他不但记下来,还特意写诗印证。而他对沙漠夜色的描写,也往往用“如婴儿坠地”这样的生动语言。文章源自很文博客https://www.hinwi.com/很文博客-https://www.hinwi.com/20852.html
在后人印象里,黄文弼是个干瘦老头儿,揣着手,驼着背,气喘吁吁,总是踯躅独行。他和家人关系并不密切,而只热衷工作。但是只要有年轻人向他请教学问,他便从不吝惜时间,不知疲倦地长谈。
他被称为“中国西北考古的第一人”,甚至有人认为,在黄文弼之后,中国的考古学才“逐渐发展形成为一门学科”。作为自学考古学的传统知识分子,黄文弼的考察日记对专业之外的事,无论“岩石土壤、山川气候”,还是宗教民俗等,都不惜笔墨。后人高度评价了这些关于社会经济以及民族关系的史料,认为它们是“通过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、手笔”才得以留存下来。
时至今日,有研究者慨叹,当西方考古学在中国建立流水线、“批量生产”科班人才时,他的这条将考古、历史、地理、宗教等学科相结合的道路,已经显得有些“不正宗”。
这些“不正宗”的文字,与整个考察团一起,一度被忽略。考察团被后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“接收”,但长期没有引起重视。据说,许多学者都是从国外文献上才知道这个团体的存在。而发起这次考察的北京大学,其校史上竟然对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一字未提。